關於黃地峒屬於舊石器時代的正反兩面說法

原作寫於2009年,是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歷史系比較及公眾史學Comparative and Public Hitory碩士課程的功課,後來刊登在我的部落格Blog內。為方便統一管理,現將舊作刊登於這網站內。

 

黃地峒遺址簡介
黃地峒爲一座小山,位於香港東部的赤門海峽企嶺下海的東海岸,香港西貢西郊野公園榕樹澳至深涌中段(香港考古學會,2005b,頁1),高度154m,東面與石屋山相連,西麓面向企嶺下海,西側山坡的坡度爲23°~38°,局部有10°左右的緩坡(張鎮洪,2006)。黃地峒遺址地理位置爲114°17’E22°26’N。其具體範圍:東爲黃地峒山西麓50m60m等高線處,西至海邊潮間帶以下淺海,南起鰲魚頭,北至深涌碼頭南約600m處(香港考古學會,2005b,頁1)。黃地峒遺址的基岩爲早侏羅紀赤門海峽組的粗粒火山灰凝灰岩,其上層爲薄層狀凝灰岩及凝灰岩,夾層為砂岩、粉砂岩和泥岩。遺址的岩層基本呈西北—東南走向,傾向35°~110°,傾角15°~57°。局部有折曲構造(香港考古學會,2005b,頁2;吳偉鴻、王宏、譚惠忠、張鎮洪,2006)。

Map
1:黃地峒遺址地形及探方位置圖樣(吳偉鴻、王宏、譚惠忠、張鎮洪,2006,頁59

黃地峒遺址的岩石爲早侏羅紀的泥岩、砂岩和凝灰岩。泥岩和砂岩是黃/黃紅色,而凝灰岩則呈黑/灰黑色,質地非常堅硬,是打製石器的好材料。

Rock Rock
23黃地峒遺址附近的岩石─早侏羅紀的泥岩、砂岩和凝灰岩

小路的右邊是山坡,黃地峒遺址就在山坡上;而左邊是一個石灘。

Beach
4:黃地峒遺址的石灘

Stones
5:黃地峒遺址石灘的石頭

石灘上除了鋪滿很多石頭外,也有一些很大的凝灰岩(如圖6),應是很好的打造石器的石材。大石上可發現一些人工打石的痕跡(圖7)。

Rock
6:黃地峒遺址的大凝灰岩

Rock Rock
78:黃地峒遺址的凝灰岩─大石上可發現一些人工打石的痕跡

這裡有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就是黃地峒石灘上的石頭從何而來?據呂遵諤推測,人們在黃地峒的山坡上開採石器原料,但山坡很陡峭,開採的石片都滾到山腳甚至海灘,時間一長,遺物(石頭)就很多了(薜生,2008,頁11)。

Slope
9:黃地峒的山坡

事件源起
2003年初,香港考古學會吳偉鴻和黃虎等,在黃地峒沿岸採集到一些打製石器(文匯報,2006)。香港考古學會隨即與廣州中山大學嶺南考古研究中心聯合組成考古隊,於200411月至20051月間,對遺址進行了調查和試掘(中國科學院網絡化科學傳播平台,2007)。考古隊試掘了五個探方,面積共10平方米(鄒興華,2008)。出土和採集石器共3,261件,包括石器成品、半成品、石核、石片、岩塊和斷塊等,根據石器的功能和形態,可分為九類──手鎬、手斧、尖狀器、砍砸器、錛形器、刮削器、雕刻器、鏃形器和錐形器。故此考古隊推斷黃地峒遺址是一處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打製石器加工場(吳偉鴻、王宏、譚惠忠、張鎮洪,2006 ;中國評論新聞網,2006)。

為測定遺址的實際年代,考古隊在第4號探方(T4)的剖面,按各層位採集了泥土樣品,送交中山大學物理系核幅射實驗室進行光釋光年代測定。其中年代最早、出土不少打製石器的第4層(L4)和第5層(L5),所測定的數據分別是距今39,000年至35,000年。香港考古學會引述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國家文物局專家組成員張森水先生考察黃地峒遺址後的意見,認爲「這個遺址定性為石器製造場是正確的,根據工藝來看,說舊石器時代晚期沒有錯的」(香港考古學會,2005a,頁1;劉茂、王文建,2006,附件一)。故此,考古隊斷定黃地峒遺址屬於三萬多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不單是香港最古老的遺址,在華南地區亦十分罕見(向劍幗、袁原,2006)。容觀瓊顯然也認同張森水及張鎮洪的推論,同意地峒遺址屬於舊石器時代(2007a2007b)。

為更深入了解黃地峒遺址的情況,香港考古學會與中山大學嶺南考古研究中心再次組織考古隊,於200512月至20061月間,在黃地峒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和發掘,泥土樣品送往西安的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測定,最早的第4層有兩個數據,即距今13,100±900年和距今13,700±900年(鄒興華,2008)。

考古隊成員之一張鎮洪認為,出土的器物中有一定比例的手斧,這是西方舊石器文化時代的特徵典型器物(中國科學院網絡化科學傳播平台2007)。再者,張鎮洪認為這批石器中「沒有發現磨光石器,連局部磨製的也沒有,陶片沒發現,穿孔石器也沒發現」(張鎮洪,2006,頁3,第8點)。因此,考古隊確認黃地峒為一處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其存在時代從四萬年前一直跨越到七千年前(鄒興華,2008;張鎮洪,20062007;中國評論新聞網,2006)。

對於黃地峒遺址兩次考古調查和發掘的成果和結論,一些考古學者(如鄧聰,2006、呂紅亮,2007)卻抱懷疑態度,他們既質疑光釋光測年數據的準確性,更根據出土石器的打製技術分析,認為在出土石器中有少量磨製石器存在(如呂紅亮,2007,頁16、傅憲國,2006b,頁22),因此堅持遺址屬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而不應是舊石器時代的遺址。

鄧聰在回應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對於香港西貢深涌「黃地峒遺址」考古調查與研究意見及建議(2006)時,對黃地峒遺址是否舊石器時代提出了以下五個問題:
(一)年代測定問題
(二)石器分析問題
(三)遺址的性質問題
(四)發掘消息公布問題
(五)今後黃地峒事件處理問題

為慎重起見,古物古蹟辦事處與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合作,再在黃地峒遺址採集泥土樣品,送交英國的實驗室進行光釋光年代測定,可是結果至今仍未公佈(鄒興華,2008)。

因篇幅所限,現僅就年代測定問題及石器分析問題提出論述如下。

(一) 年代測定問題
鄧聰(2006)、呂紅亮(2007,頁15)及趙華(2007)都指出,光釋光測年方法主要應用於第四紀沉積物的年齡測定,在考古學年代測定方面經驗尚不成熟。事實上,光釋光方法去測定考古學年代的誤差有時很大,故此不能單獨根據此方法作準。

就如這次黃地峒事件,第一次的光釋光年代測定,由中山大學物理系核幅射實驗室進行,第4號探方(T4)的第4層(L4)和第5層(L5)所測出的數據分別是距今39,000±1,320年和35,000±1,350年,第3層(L3)為6,800±600年(張鎮洪,2006),最上部文化層測得的結果是距今1,938±64年;但第二次的光釋光年代測定,由西安的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進行,最早的第4層有兩個數據,即距今13,100±900年和距今13,700±900年(鄒興華,2008)。兩次光釋光年代測定的結果相距二萬多年!

所以若真要應用光釋光測年方法去測定考古學年代,就有必要採集多類樣品、運用更多不同的測年方法、並在不同實驗室進行測年,而不能依靠單一的測年結果來確定遺址年代(鄧聰,2006;呂紅亮,2007)。不少學者都指出光釋光年代測定的方法是有不少局限及先決條件的(鄭公望、王輝、劉靜、田昭輿,2009;李虎侯,2009a2009b;趙華,2007;薜生,2008),例如樣品不可見光──「一見光樣品就沒用了」(薜生,2008,頁11),「那怕曝光是短暫的」(趙華, 2007,頁2)。但到目前為止,考古隊的有關學者及機構仍未就有關樣品的採集製備過程、年代計算依據以及誤差等方面的材料提供任何資料以供複查討論(鄧聰,2006)。反而呂遵諤在了解考古隊的工作後指出,考古隊採集光釋光樣品的方法不是很合適,綜合看來,發掘方法是有問題的(薜生,2008,頁11)。

這次考古隊用光釋光測年方法去測定黃地峒遺址的考古學年代,但給出的測年結果非常不吻合,L4的年代測定為39,000±1,320年,但L5的年代卻測定為35,000±1,350年,在底層的L5L4還年輕!主張黃地峒為舊石器時代遺址的考古隊成員張鎮洪也承認「L3L4之間有缺失,不整合,年代從距今39,000±1,320年一下子跳到距今6,800±600年去,中間有近3萬年的缺失」(張鎮洪,2006,頁5)。雖然張鎮洪嘗試以香港第四紀地質、間冰期的冷期和暖期、及地殼的抬升等因素去解釋L3L4之間近3萬年的缺失(頁5─7),但解釋非常牽強,而且仍然不能解釋為何在底層的L5L4還年輕,最後張鎮洪只好以一句不是解釋的解釋作結:

  這裏爲什麽會出現倒位?可從採樣時所選擇的埋藏部分來分析,不難找出原因(張鎮洪,2006,頁7  

但可惜張鎮洪始終沒有指出、說明L4L5倒位的原因。反而在報告發表後對羊城晚報的訪問中表示對光釋光測年結果的質疑:

 

目前證明遺址年代(距今約4萬年前)的證據,主要還是靠光釋光測年結果,存在一定的質疑空間。如能找到在遺址開山打石、製造工具的古人類生活痕跡,如居住地點、生活情況,或生活工具、爐炭等,則可提供更充分有力的證明。(羊城晚報,2006

 

總括來說,最後張鎮洪自己也承認光釋光年代測定的方法是有質疑的空間,需要其他「更充分有力的證明」去證明黃地峒遺址的年代。

在回應張鎮洪以香港第四紀地質解釋L3L4之間近3萬年的缺失時,呂紅亮引述Gasche et al. (1983)指出地質學的地層與考古學的文化層的概念并不存在對應關係(2007,頁15)。

最後,古物古蹟辦事處與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合作,再在黃地峒遺址採集泥土樣品,送交英國的實驗室進行光釋光年代測定,但結果至今仍未公佈(鄒興華,2008)。但隨著時間的遷移,也有一些學者對黃地峒遺址的時代改變了意見。例如劉茂和王文建在2006年時就如何保護黃地峒遺址,建議香港特區政府

 

儘快成立黃地峒遺址保護專家委員會 (以下簡稱委員會),作為黃地峒遺址保護的專門諮詢機構。委員會宜由香港和內地舊石器考古專家、古物諮詢委員會成員以及主管當局代表組成。(劉茂、王文建,2006,頁1

 

可是到了2007年,劉茂在其《可資建設M+本地文化資源――關於西九龍文娛藝術區核心文化藝術設施的思考》(2007)一文中,「根據古物古蹟辦事(處)網站及文物探知館參考圖書館的資料」(頁1),卻將黃地峒遺址的考古年代歸類為新石器時代(頁4)。雖然在主要工作(Main Work)一欄中,劉茂指出Academics have different views on the nature and dating of the archaeological site, which are subject to further investigation,但在考古年代(Archaeological Period)一欄她仍將黃地峒歸類為新石器時代。除非劉茂引述錯誤,否則香港特區政府及一些學者應已低調地認為黃地峒遺址應歸類為新石器時代,而顯然劉茂本人亦已改變了看法,將黃地峒由舊石器時代遺址的分類(劉茂、王文建,2006)改為新石器時代(劉茂,2007)。

事實上,2007年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在為古物諮詢委員會提供的委員備忘錄進度報告(委員會文件AAB/27/2007-08)中,已經清楚表示:

 

古蹟辦其後向其榮譽顧問以及本地和內地的考古學家徵詢意見,並委託香港大學和牛津大學以光學發光的方法測定在該址所收集到的土壤樣本的年代。古蹟辦在考慮過專家意見和年代測定結果後,認為至今沒有足夠科學證據支持黃地垌遺址屬舊石器時代的論點。該考古遺址的性質需經進一步的研究和發掘才能確定。(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2007,頁3

 

事件發展至此,也可說是塵埃落定了,雖然非常低調及不是公開的澄清,但香港特區政府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畢竟也認為黃地垌遺址屬舊石器時代的論點至今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據。

 

(二) 石器分析問題
在考古學上,把主要使用石器的時期稱為「石器時代」。這一時代大約開始於二、三百萬年以前。石器時代又被劃分為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兩個階段。從250萬年前的「能人」到大約一萬多年前的「現代智人」都是用直接打擊石料的方法製作石器。這個時期生產的都是「打製石器」(傅憲國,2006a。大約從一萬多年前開始,在亞洲(較早的是在中東和東亞地區)和大洋洲出現了用磨製方法加工石器的技術;同類技術隨後也相繼出現在歐洲和其他地方。經過磨製的石器工具,形狀更規整,使用時效率更高。這是石器製作技術的一次大變化。1865年英國人John Lubbock將磨製石器稱為「新石器」(Neolithic)(傅憲國,2006a)。

基於磨製石器為新石器時代的典型器物,所以考古隊成員之一張鎮洪強調在黃地峒遺址出土的石器中「沒有發現磨光石器,連局部磨製的也沒有,陶片沒發現,穿孔石器也沒發現」(張鎮洪,2006,頁3,第8點),以支持黃地峒為舊石器時代遺址的論據。但呂紅亮在檢視黃地峒遺址出土的石器後,卻認為其中有少量磨製石器(編號SL04SC37及另一編號模糊的石器),傅憲國考察黃地峒遺址和查看出土遺物後也有相同看法(呂紅亮,2007,頁16;傅憲國,2006b,頁22)。總括來說,呂紅亮認為黃地峒遺址出土的石器組合中包含磨製石器,但發掘者顯然沒有將磨製石器報告出來(呂紅亮,2007,頁16

在黃地峒遺址出土的石器以錛形器(Adze-like Tool)為多數。考古隊將之分類為手斧,認為與越南和平文化典型石器─Xom Trai洞穴遺址的短斧(Short Axe)相類似(吳偉鴻、王宏、譚惠忠、張鎮洪,2006,頁61─62)。但呂紅亮卻認為考古學界縱然對越南和平文化有不同的意見,仍然未曾聽聞將其年代提前到距今四萬年左右。故若黃地峒遺址真如考古隊所言,包含與和平文化類似因素,則四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的推斷顯然不妥,反而說明了偏晚的可能性較大(2007,頁17)。

呂紅亮進一步提出越南考古學的一個舊石器案例,來說明僅從某些器物的原始性出發考察整個石器組合,就石器本身推論很容易發生錯誤──越南Than Hoa省Mound Do遺址在1960年代被發現時考古學家認為是屬於舊石器時代早期,是越南舊石器時代早期的典型遺址;但在1985年再次發掘研究後,發現所謂的舊石器只不過是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早期的石器加工場而已(呂紅亮,2007,頁21)。

對於黃地峒遺址出土石器分析出現的問題,鄧聰認為是因為發掘者對打製石器分析,缺乏基本常識,及報告者對石器最基本的定位、二次加工確認到石核和石器之分類,在基礎知識上有不少問題所致(鄧聰,2006,頁2)。

根據對黃地峒遺址出土石器的粗略觀察,鄧聰(2006,頁2)認為黃地峒遺址所發現石器,從石器類型學來看,與新石器時代石斧、錛作坊中常見的遺物相類似,並沒有舊石器時代的石器類型。呂遵諤、黃蘊平、夏正楷參考過以前採集和發掘的石器後,「覺得它們缺乏舊石器的特徵,而具有新石器的特徵,尤其是錛形器,其中幾件有沙下遺址器物的痕跡,局部好像有磨過的痕跡」(薜生,2008,頁11)。故此從器形上來看,呂遵諤、黃蘊平、夏正楷認為黃地峒遺址應屬新石器時代。夏正楷進一步補充,從海陸變遷和第四紀地質的角度去看,以地貌來說,黃地峒遺址時代應不會很早,應屬新石器時代(薜生,2008,頁11)。

鄧聰認為黃地峒遺址與廣東南海西樵山遺址非常相似(鄧聰,2006,頁2),而呂紅亮也持相同觀點(呂紅亮,2007,頁17)。最後,結合Langda的民族誌資料,以及廣東南海西樵山和台灣澎湖七美島的石器製造場遺址綜合判斷,呂紅亮認為黃地峒遺址更像是一個新石器時代的石斧錛的採石場(2007,頁17),而不是考古隊所推斷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打製石器加工場(吳偉鴻、王宏、譚惠忠、張鎮洪,2006)。

最後,總結各種理據,鄧聰認為不應該單獨考據黃地峒遺址的年代,而應該參考廣東南海西樵山遺址、西貢沙下遺址、及其他珠江三角洲的多個遺址,看看是否存在任何聯繫。事實上,考古隊及張鎮洪對黃地峒遺址年代的推斷,正好說明了參考其他珠江三角洲遺址的重要性及必須性。若黃地峒遺址真如考古隊所推斷,是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打製石器加工場(吳偉鴻、王宏、譚惠忠、張鎮洪,2006),除了供應本家族群體的日常生産所需外,還明顯是生産過剩,用石器和其他族群進行大規模的交流,因而説明了在古代文化交流時珠江文化的外向性和海洋性(張鎮洪,2007)的話,那麼,這些「黃地峒打製石器加工場」生產的石器應在其他地方(例如珠江三角洲其他遺址)在相同年代(舊石器時代晚期)發掘得到。但暫時在珠江三角洲己發掘出土的多個遺址也未有發現,且黃地峒附近的蠔涌遺址及沙下遺址均已確定為新石器時代(鄭卓、楊士雄、譚惠忠、張鎮洪,2009;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2005;傅憲國,2006b,頁15;呂紅亮2007,頁2730)。故此珠江三角洲其他遺址及石器的旁證未能支持黃地峒遺址屬於舊石器時代。

 

總結
綜觀以上文獻的各正反論點,筆者較認同鄧聰、呂紅亮、呂遵諤、黃蘊平、和夏正楷的看法,黃地峒遺址的年代應該是屬於新石器時代,沒有四萬年這麼久遠。當然,最好在不久的將來,送交英國的實驗室進行光釋光年代測定的結果能正式公佈天下,提供新的資料/證據,以便對黃地峒遺址的年代問題展開新的討論。但不論黃地峒遺址是屬於舊石器抑或新石器時代,但願香港政府能好好保護它。

 

參考文獻
鄭卓、楊士雄、譚惠忠、張鎮洪。(2009)。香港西貢蠔涌西區遺址孢粉分析與古環境。嶺南考古研究(8。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於2009年1012日取自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cbspub/secDetail.jsp?bookid=34601&secid=34641

鄭公望、王輝、劉靜、田昭輿。(2009)。釋光斷代的可靠分析。中國文博網。於2009928日取自http://www.wenbo.cc/html/wbkj_jd/09841459280EA8J.asp

張鎮洪。(2006)。淺談生態環境的變化與文化形成和發展的關係――試以香港深涌黃地峒遺址爲例進行分析。嶺南文化珠江來。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於2009928日取自http://www.cn.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cbspub/secDetail.jsp?bookid=3415&secid=3444

張鎮洪。(2007)。從香港黄地峒遺址看史前對外文化交流。珠江文化第1。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於20091012日取自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cbspub/secDetail.jsp?bookid=10902&secid=11095

中國評論新聞網。(2006)。思想者論壇:走向世界的珠江文化。於20091012日取自http://www.chinareviewagency.com/doc/1001/6/9/9/100169960.html?coluid=0&kindid=0&docid=100169960

趙華。(2007)。光斷代測年技術。中國地質調查局。於20091012日取自http://www.cgs.gov.cn/SWhuanjing/CGyanshou/260_545.htm

鄒興華。(2008)。考古概說。大埔傳統與文物20-23。於2009928日取自http://www.districtcouncils.gov.hk/tp_d/tcpdf/大埔傳統與文物/TaiPo Book (Chi Ver) 08 Chap 02.pdf

傳憲國。(2006a)。石器工具與史前文化研究。衞奕信勳爵文物信託。於2009年9月30日取自http://www.lordwilson-heritagetrust.org.hk/chi/project/index.php

傳憲國。(2006b)。香港地區史前時期有段石錛和有肩石器的類型、年代及演化。衞奕信勳爵文物信託。於20091021日取自http://www.lordwilson-heritagetrust.org.hk/chi/news/Prof_Fu.pdf

香港考古學會。(2005a二零零五至零六年度申請香港特區政府資助考古調查計畫書及預算。於2009928日取自http://www.hkarch.org/images/funding_app.pdf

香港考古學會。(2005b)。香港西貢黃地峒遺址2005年度第一次正式發掘簡報。於2009921日取自http://www.hkarch.org/images/2005_wongteitung.pdf

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2005)。香港的遠古文化—西貢沙下考古發現

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2007)。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委員備忘錄進度報告。委員會文件AAB/27/2007-08。於20091012日取自http://www.amo.gov.hk/form/AAB_Paper130_matters_c.pdf

劉茂。(2007)。可資建設M+本地文化資源――關於西九龍文娛藝術區核心文化藝術設施的思考。於2009928日取自http://www.legco.gov.hk/yr04-05/chinese/hc/sub_com/hs02/papers/hs021009wkcd-401-c.pdf

劉茂、王文建。(2006)。黃地峒遺址保護建議。於2009921日取自http://www.archaeology-hongkong.org/hkia/Policy Review/Resource Management/Wong Tei Tung.htm

李虎侯。(2009a)。光釋光斷代。中國文博網。於2009928日取自http://www.wenbo.cc/html/wbkj_jd/0977153639H4K33.asp

李虎侯。(2009b)。釋光斷代技術研究。中國文博網。於2009928日取自http://www.wenbo.cc/html/wbkj_jd/0972410030E1J6B.asp

呂紅亮。(2007)。香港新石器時代打制石器研究:技術類型與生態適應。衞奕信勳爵文物信託。於2009921日取自http://www.lordwilson-heritagetrust.org.hk/deliver/97/report.pdf

吳偉鴻、王宏、譚惠忠、張鎮洪。(2006)。香港深涌黃地峒遺址試掘簡報。人類學學報25(1)56-67

薜生。(2008)。耕耘與求索――呂遵諤先生訪談。南方文物2008(1)2-12

孫德榮。(2007)。香港近來的考古發現與研究――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考古2007(6)3-9

鄧聰。(2006)。香港西貢深涌「黃地峒遺址」考古調查與研究意見及建議

容觀瓊。(2007a)。南蠻不蠻――讀張鎮洪《嶺南文化珠江來》。專家書評。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於2009928日取自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cbspub/docDetail.jsp?coluid=1219&docid=12939

容觀瓊。(2007b)。南蠻不蠻――《香港深涌黄地峒遺址試掘簡報》讀後感。嶺南考古研究(6。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於2009928日取自http://www.chinareviewnews.net/crn-webapp/cbspub/secDetail.jsp?bookid=15422&secid=15463

 

新聞媒體關於黃地峒的報導
陳婉婷。(2006420日)。本港發現三萬年歷史遺址考古專家籲政府加強保護。廣播新聞網。香港浸會大學。於2009年9月21日取自http://www.hkbu.edu.hk/~jourtyb/news/news647.html

明報。(2006114日)。4萬年前遠古人類已在香港生活

蘋果日報。(2006115日)。西貢黃地峒發現原始石器工場三萬年前香港有人住

東方日報。(2006115日)。黃地峒遺址港府不當

大公報。(2006113日)。嶺南─疑是華人發源地

大公報。(2006211日)。西貢黃地峒遺址籌資掘寶

文匯報。(2006115日)。黃地峒遺址已出土的器物達七千件

澳門日報。(2006211日)。黃地峒舊石器時代晚期造石器場專家倡港盡快保護遺址

羊城晚報。(2006212日)。前推香港歷史三萬多年。於20091013日取自http://news.sohu.com/20060212/n241787852.shtml

向劍幗、袁原。(2006114日)。香港黃地峒舊石器時代遺址重大考古發現始末。新華網。於2009921日取自http://it.sohu.com/20060115/n241440351.shtml

秦暉、李鋼、張偉清。(2006212日)。嶺南或為華人發源地現代人共有"非洲媽媽"?。廣州日報。於2009108日取自http://news.sohu.com/20060212/n241783857.shtml

中國科學院網絡化科學傳播平台。(2007113日)。黃地峒遺址。轉載廣州日報。於2009921日取自http://www.uua.cn/Palaeoanthropology/show-1148-1.html